欢迎访问陕西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国内

创新产融结合,资本注能西安未来

发布时间:2023-04-10 10:16编辑:青云来源:陕西经济网
当下,产融结合正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切入点。 产融的深度结合,不仅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能通过供应链金融,畅通产业链融资渠道,...

当下,产融结合正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切入点。

产融的深度结合,不仅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能通过供应链金融,畅通产业链融资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城市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助力地方实体经济。

以西安为例,近年来西安不断做优本土创投生态,积极牵手各路资本;同时,发挥“城市投行”的作用,成立各项政府产业基金为中小企业纾困。

期间,西安还积极开展招商、创投活动对接优质项目与投资机构,带动有效投资,赋能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链加速发展。

日前,西安市产业·资本·生态招商大会——2023年产业投资合作年会顺利举办,引发一场资本和产业“双向奔赴”。

资本看好西安产业、投向西安产业,也将赢在西安、赢在未来。

顶尖资本齐聚西安

2月24日,西安市产业·资本·生态招商大会——2023年产业投资合作年会成功举办,众多知名的券商、资管、基金、信托等机构代表齐聚于此,围绕西安六大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嫁接资本与产业合作等话题探讨交流。

同时,为进一步推动资本与西安科技、产业的良性互动,西安梳理并在活动现场发布了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壮大相关的“黄金10条”,通过搭建政策兑现“一站式”平台,让政策红利更好更多地转化为企业发展活力,亦使更多企业用好西安政策,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和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质的产业政策,也吸引了中信建投、华泰证券、毕马威、普华永道、西部证券、中金资本等知名券商聚焦西安并签约合作;在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签约环节,长江迪马协同创新产业基地、现代导航产品研发制造基地多个重点项目签署合作。

以基金撬动资本,以资本导入产业,以产业带动城市发展,已经成为西安产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定位。2022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显示,西安跻身全国区域金融中心十强榜。

近年来,西安锚定产业强市目标,深度践行“投行思维”,围绕“企业—链条—集群—生态”这条主线,设立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基金群,以资本撬动产业升级与城市能级提升。

同时,通过产业引导基金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亦能为西安导入优质产业资源和社会资本,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反哺本土的PE/ VC。

截至2022年底,西安驻市金融机构达到209家,其中不乏红杉资本、IDG、深创投、君联资本等一大批国内外顶级投资机构。日渐成熟的创投生态圈,也将成为西安未来产业投资的重要助力。

产业资本“同频共振”

以资本和股权纽带作为突破口,带动社会资本服务于地方招商引资大局,形成一股产业培育合力,对于西安促进长期资本形成、支持“双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凭借出色的科教禀赋与科创实力、雄厚的产业基底,以及龙头企业带动,愈发强盛的西安产业亦能给予资本一定的反馈。

具体来看,2022年,西安新增上市企业12家,背后的资本亦逐步进入收获期,而西安企业的上市步伐正在加速中。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西安通过引进比亚迪、吉利两大整车制造龙头企业,叠加陕汽等本土头部企业,磁吸了产业链配套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也为2022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暴增277.5%、占比全国份额14.38%奠定了坚实基础。

再如,三星、美光等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龙头的加入,带动了西安半导体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后续,奕斯伟、中兴、华为等一批行业龙头落地,进一步拔高了西安“芯”势力在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力,过去的一年,西安闪存芯片、单晶组件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第一。

进一步来看,支柱产业能级提升,项目是重要核心。2022年,78个高质量产业项目建成投产,资本在背后贡献了显著推力。

今年,西安还将推进隆基100GW单晶硅片、50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奕斯伟硅产业基地、诺瓦光电产业化研发基地、隆基光伏产业园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同时,通过“牵手”资本再引进一批利好项目,将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