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国内

秦韵之水,水育秦人——基于西安八水河滩实地调研

发布时间:2023-03-16 15:00编辑:青云来源:陕西经济网
历史上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古代长安的水路交通运输线十分发达,据《史记...

历史上“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古代长安的水路交通运输线十分发达,据《史记》记载“漕晚天下,西给京师”用以形容长安的水运。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开元二十一年,凡三岁,漕运七百万石”,创古代漕运最高纪录。西安地处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平原偏南,西安河流众多,素有“八水绕长安”之美誉。据实地调研,西安城区四面环水,北有渭河、泾河,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沣河、皂河。除了渭河和泾河是过境河流,其余都发源于骊山丘陵区和秦岭北麓,是渭河支流,组成了西安市地表水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确立国家“江河战略”,擘画国家水网建设等,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如今,为更好落实党的政策,为自己的家乡尽一份力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调研团队提出“三横一纵”科学治水模式,开启中国河流滩地治理新思路。首先,团队对西安八水河流滩地进行调研。

团队合影

精准调研,定额抽样

整个调研过程分为两次,第一次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出发,先后到达涝河中游(户县)、沣河下游(长安区)、洨河中下游(洨河公园)、潏河中游(西安城南)、滈河中游(西安外环)、浐河中游(东高村)、灞河中游(灞桥区) 分别拍照记录周围河滩环境并采样了水中各个检测成分,采集完毕后对周围的居民或游客发放调查问卷并记录调查结果,本小组调查进行11天,并在回学校后对采样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调研出发(户县)

滈河流域(团队实拍)

潏河流域(团队实拍)

第二次从未央区西安渭河城市运动公园出发,先后到达渭河、泾河中游(高庄镇、雁河屯)、灞河上游(浐灞中心、欧亚大道)、浐河上游(浐灞中心、灞河西路)、皂河下游(阿房路)、沣河中上游(沣东)、洨河中上游(洨河公园)、潏河中游(周家庄)、涝河中上游(户县)分别拍照记录周围河滩环境并采样了水中各个检测成分,采集完毕后对周围的居民或游客发放调查问卷并记录调查结果,本小组调查进行10天,并在回学校后对采样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问卷发放(长安区)

渭河流域(团队实拍)

泾河流域(团队实拍)

收获丰富,结果分析

本调研发放问卷共1057份,实践回收有效问卷933份,通过发放问卷,从西安河流对周边的影响,西安河滩环境现状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调研,记录西安市民对西安河流及河滩治理与保护的认知与态度,根据问卷数据做出相应的图表分析并总结结果。

本调研按照西安几区极限进行定额抽样,确定多少个选点,每个选点按照调查主体分层抽样,共采集24组数据,对其进行数据分析。

本调研总行进路程达多少公里,样本数据来源充足,经过层层分析,团队已基本掌握西安八水的各自详细特点。团队会将其详细应用到“三横一纵”治理模式中,针对性地根据不同水域调整、完善治理思路,使其适用于更多复杂的河流治理问题中去。

署名: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