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报国·薪火相传 重温红色经典 弘扬抗战精神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北方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子院”)部分职工代表应邀参加陕西省国防工会主办的“军工报国·薪火相传”红色观影活动,重温《百团大战》的磅礴史诗与“兵工之父”《吴运铎》的感人篇章。历史从未远去,精神永远传承,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真挚心声。
质量管理部 石东辰:《百团大战》以气势磅礴的战争场景和细腻的人物刻画,还原了抗战史上这场振奋人心的战役。影片不仅展现了彭德怀、左权等将领的军事魄力,更通过宏观呈现的破袭战的战略布局和战火中的战士群像,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血性。炮火连天的战场镜头与人性温情的瞬间交织,打破了传统战争片的说教感,让观众在震撼中感受到民族精神的磅礴,影片对爱国主义与牺牲精神的致敬真挚动人,堪称一部极具教育意义与视觉冲击力的主旋律佳作。
党群工作部 罗方汝:《百团大战》中先辈们用血肉之躯抵御强敌的画面令人震撼,他们以“民族危亡,我辈担当”的信念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这份精神将指引我在工作实践中,用心策划好每一次文化活动,通过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红色基因,让这份奉献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我们要以先辈的信仰照亮前行之路,为电子院发展凝聚更强的精神力量!
专业一部 武星帆:电影中我军使用的土制地雷与敌军使用的先进装甲和飞机形成了强烈对比,无数革命先烈在炮火与硝烟中浴血奋战,顽强地抵抗侵略者的残忍暴行,吴运铎前辈在艰苦条件中迸发出的坚韧与创新精神,使我深受触动。作为国防事业的参与者,我们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切实履行强军首责,以科技强军为己任,勇于开拓创新,以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在新征程中践行兵器雷达的使命担当!
党群工作部 常志岗:此次观影,《百团大战》体现了前仆后继、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而《吴运铎》则聚焦“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动人故事,彰显出“把一切献给党”的赤诚与坚韧。两部电影一宏观一微观,昭示着国家的安宁与强盛,离不开战场上的浴血奋战,也仰仗于后方兵工人的无私奉献与科技自强。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火炬,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后来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年人要铭记历史、接续奋斗,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伟业,担当起属于自己的历史责任。
专业一部 韩晶旺:从正太铁路破袭战到黄土岭战役,《百团大战》这部影片用真实战场布景,让观众感受到战士们的热血。电影全程没有刻意煽情,却在炸碉堡的呐喊、担架上的嘱托中,在彭德怀将军的坚毅、士兵们的冲锋里,让人热泪盈眶。恰逢九三阅兵,银幕上战争的烽烟与长安街的钢铁洪流遥相呼应——我们从苦难中走来,要向强盛中走去。历史不能忘记,英雄永被铭记,吾辈当自强不息。
基础四部 郭英:电影《吴运铎》谱写了一曲奋斗之歌,作为兵工人,我们要传承和发扬“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立足岗位、奋力拼搏、攻坚克难,为完成各项攻坚任务不懈努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奋斗为歌、拼搏共进,吴运铎精神永远伴我前行。
制造二部 靳孟超:《百团大战》以史诗镜头还原抗战关键一役,更镌刻“军工报国·薪火相传”的精神密码。影片里,没有超凡英雄,只有平凡人用生命筑起长城:爆破手抱炸药包冲锋、通信兵冒炮火接线路、炊事员持扁担上阵......战士们以“人不在,旗也在”的信念诠释初心。彼时军工薄弱,战士凭土制武器抗敌,靠的是不屈信仰,“中国还在,中国人还站着”的呐喊,是百姓助战、军民同心的写照。如今,军工科技腾飞,不变的是那份坚守与底气,这部影片是精神课,照亮民族复兴路,让军工报国薪火永燃。
(来源:北方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印)
- 上一篇:【满弓紧弦 攻坚必胜】“如果没有路,我们就踏出一条路!”——总体一部某项目团队纪实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