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张镜虚专访 2023.11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张镜虚
为中国美术培根铸魂
张镜虚,名明,字镜虚,号抱雲人,抱雲斋主,老镜。西安市人,自幼喜画。少年时曾多次悉听赵望云先生教诲,师从何海霞、赵步唐诸先生学习山水、花鸟画。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学院高研创作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花鸟研究会会员,当代陕西研究会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会员,陕西省社科员艺术术中心特聘研究员,现就职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邵洋:作为目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美术家,您如何理解“培根铸魂”的意义?中国美术家应该在美育中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
张镜虚:培根铸魂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的真谛,特别是在美育教育中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就是让学生铸传统文化之魂,铸民族不懈奋斗之魂,坚定文化自信,不忘初心,坚持立德树人。
通过美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魂,懂得是在人生路上内在修养和心灵追求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培养了大家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另一方面陶冶了自己,丰富自己的人生和精神内涵。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邵洋:在您的创作和教学当中,是怎么样体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
张镜虚:我认为应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在学校可通过开设美术书法课、音乐课,艺术史论课,让学生接触到各种艺术形式,同时学校也可组织各种艺术活动,如文艺汇演,美术展览等,也可走出去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领略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瑰宝。只有这样才能将美育上升到全面育人的高度。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邵洋: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您是如何理解“艺术为人民”的? 您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践行这一理念的?
张镜虚:我认为培根铸魂是每个从事中国绘画人中的一盏明灯或着是左右铭。也是当下对艺术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里,画家要沉下心来,不忘初心,要学习传统,打牢传统文化根基。像可染先生说的那样,“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同时也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笔墨当随时代”,才能守正创新,才能在这个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做到艺术真正为人民服务,赵望云和刘文西两位先生的笔墨情怀正说明了这一点。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邵洋:您以自由漫步、快意人生为理念,将对人生的体悟融入作品中。能否分享一下您是如何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艺术主张的?您被称为藏山隐水的优秀画家,既内敛又热情,同时展现出魏晋文人的味道。在创作中,您如何平衡自己对清静无为和激情澎湃的追求?
张镜虚:我觉得绘画在我的一生中并不是我的职业,而是我生命中的全部,她流淌在我的血液中,滋养着我,激励着我。伴随着我的成长,在我年幼的心灵中就埋下了对美好事物向往的种子,在从事绘画的过程中,享受了生活的乐趣,当然也陶冶了自己,增强了自己的品德修养和精神内涵,这也正是我几十年来不懈追求的动力,说到藏山隐水实际上跟我的性格有关,喜好清净又好朋友,这一点始终贯穿在我的生活和绘画中,也许这就是朋友给我写的“明镜无虚”吧!
- 上一篇: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孙利 专访 2023.11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