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龙头频“加码”,西安魅力何在?
近日,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龙头企业汇川技术“加注”西安,将在西咸新区建设汇川技术西部总部及研发中心、制造基地。
本次项目布局是汇川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考察多个地市后的综合考量,同时也是西安这位万亿城市增速“尖子生”在全国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的显现。
特别是西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异军突起”,产业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在龙头与集群效应的带动下,已然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热土,吸引来大批产业链相关企业。
而本次具体“落子”之地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近年来凭借其战略定位及营商环境的不断升级,已逐步树立起了西安招商引资的一面旗帜。
5月8日,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与汇川技术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汇川技术将投资16亿元在沣东新城建设汇川技术西部总部及研发中心、汇川技术储能及电源系统制造基地,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税收3.8亿元,引入研发及技术人才3900余人。
据了解,汇川技术是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龙头企业,国内排名第一的伺服系统和高压变频器供应商,业务涵盖通用自动化、智慧电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五大领域。
签约双方表示,将立足西安科技、教育、人才、产业优势,结合汇川技术在通用自动化、新能源储能等方面先进技术,充分发挥秦创原总窗口牵引作用,促进资源要素加速流动、融合创新,深化智能制造、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合作,助力产业强市建设、“北跨”发展、西咸一体化,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
公司作为技术内驱型企业,将进一步促进西安释放科创潜力。
2022年,公司保持研发费用四年连涨,研发人员同比增长34.63%达到4793人,并且增长在高学历层面更为突出,其中硕、博士分别为1899人、45人,同比增长49.29%、50.00%。
企业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加之西安名校聚集,拥有众多涉及电气、能源相关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如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等,产业配套的人才资源,将更好的围绕产业链推动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另外,本次项目落地后所引入的研发及技术人才3900余人,不仅将进一步增强“西”引力,更能优化西安就业环境,提供更多高精尖就业岗位。
除了在工业自动化及新能源汽车领域雄厚实力, 汇川科技在西安亦有其他布局,实现龙头与区域的互利共赢。
轨道交通方面,根据公司年报,2022 年汇川技术中标西安地铁15号线一期牵引系统项目,并且随着西安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将助力其轨道交通进一步配套提速。
储能业务方面,西咸新区正在加快形成“新能源+储能”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成为全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高地,汇川积极布局的储能业务亦可找到广阔市场。
据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官微,目前汇川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考察多个地市,围绕战略机遇、资源禀赋、产业支撑、人才供给、营商环境等进行认真分析评估,最终决定将项目落户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西咸新区。
落地背后,是2021年成立的秦创原的响亮名号,已逐步成为了西安的一张“投资”名片。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截至2022年11月底,西咸新区引进内资83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2亿美元,共签约213个项目,总投资2411.85亿元,其中引进世界500强14家,中国500强22家,50亿元以上项目13个,10亿元以上项目58个,包括华中数控西部中心,三一西部智能制造中心系列项目、北京燕园未来科教创新谷等。
同时,今年亦延续了快速的发展势头,一大批行业巨头持续“落子”秦创原。
今年1月,由隆基绿能带来“开门红”,其总投资452亿元的全球产能最大的光伏生产基地落地秦创原。
4月18日,中国500强企业协鑫集团的协鑫能科移动能源资产运营总部及生产基地,总投资50亿元。建设换电站生产基地,主营重型卡车、轻型商务车及乘用车换电站生产组装。
4月26日,盛弘电气将建设西北总部及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主要业务为工业电力电子设备、新能源电源。
不难发现,在秦创原建设赋能下,推进绿色能源、储能和智能制造等成为西安重点发展的产业体系之一,具体到西咸新区,引进企业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工业展开,由隆基绿能、西安比亚迪所带来的“链主”效应明显。
如今,随着秦创原产业加速集聚、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也为西安产业转型升级筑牢发展底色。
面向未来,在规划布局清晰、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下,依托秦创原科创之势,西安正强势崛起,以强劲实力占据发展制高点。
- 上一篇:嘉源检测绿博会上展形象
- 下一篇:年报收官!西安上市公司交出亮眼答卷